电机的功率因数怎么计算 电机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
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,是指它从电网中吸收的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比,用cosφ表示,即cosφ=P/S=P/U丨(单相异步电动机)=P/√3U丨(三相异步电动机)。功率因数对电动机来说,可以理解为定子电流中的有功电流分量与定子总电流之比。
功率因数越高,说明有功电流分量占总电流比重愈大,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越多,电动机的利用率也越高,功率因数高,电源的利用率就高,同时能提高电力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供电能力(带负载能力)。实际生产过程中,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是不断变化的,电动机空载运行中,定子绕组的电流基本上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无功励磁电流分量,有功电流分量很小,此时功率因数很低,当电动机带上负载运行时,定子绕组中的有功电流分量增加,功率因数随之提高;当电动机额定负载下运行时,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,一般为(0.75~0.9),把它叫做自然功率因数。
选购电机时,此参数越高越好。综上所述,应尽可能减少电动机的空载或者轻载运行,从而防止出现“大马拉小车”现象。实际生产中,为了提高功率因数,有时将轻载运行(-般指低于额定负载的40%)的三角形接法异步电动机改为星型接法,另外有些空载运行时间过长的设备加装了空载自停装置,其目的就是提高功率因数,同时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。
以上为本人工作过程中的一点总结,与广大同行们共同分享学习讨论!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